肉制品消费提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肉类制品在日常饮食中的占比逐渐增加,消费种类也更加丰富。当前,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正联合推进“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肉类市场,保障产品质量,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为帮助大家更加科学、安心地选购和食用肉制品,威尼斯人app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发出以下消费提示:
一、选购需注意
(一)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肉制品时,应优先选择冷链设施完备的大型商超或农贸市场,低温储运是保障低温熟肉和预制调理肉制品品质的关键。如发现包装出现胀气、破损,或产品来源不明,请勿购买。
(二)查看产品状态。仔细检查肉制品的外观和气味。应避免选购表面开裂、有酸败味、汁液渗出的冷藏预制肉;不宜购买已解冻变软、包装内积霜较多或发生胀袋的冷冻调理肉;不选购包装破损、长菌斑或外观异常的腌腊肉制品。
(三)仔细查看包装与标签。选购预包装肉制品时,请认真阅读标签,确认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及贮存条件等重要信息。熟肉制品则应包装完好、标签清晰。尽量选购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拒绝“三无”产品,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二、食用要科学
(一)妥善贮存、尽快食用。购买后应严格按标签要求存放,避免长时间置于常温或阳光直射。冷冻预制肉不宜反复冻融,否则会导致水分流失、肉质变差、营养降低。腌腊肉制品应密封、干燥、低温保存。散装熟肉制品购买后应即买即食,若需保存务必冷藏或冷冻,再食用前须彻底加热。如发现异味或性状改变,应立即停止食用。
(二)均衡饮食、合理摄入。肉制品虽好,也需适量。建议搭配新鲜蔬果、杂粮等食物,实现膳食多样化。尽量少吃烟熏、腌制类肉品,控制盐分摄入。油炸、烤制肉制品也应适量,避免摄入过多油脂。特别提醒,高血压人群不宜食用含盐量较高的烧腊等肉制品。
分享到: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