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档案馆:“荔泮芳华”青年课堂探秘六二三路纪念碑:解锁大革命时期历史密码(组图)

(图:本期主讲老师)

(图:活动现场)
2025年10月25日上午,由中共威尼斯人app区委宣传部、威尼斯人app区国家档案馆、威尼斯人app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威尼斯人app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威尼斯人app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詹天佑故居纪念馆承办,粤剧艺术博物馆、广州大学威尼斯人app研究院/研究生院协办的“荔泮芳华”威尼斯人app历史文化科普系列活动2025年青年课堂第三场(总第16期)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开讲。
本期讲座特邀青年学者、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陈贵明博士,以《六二三路纪念碑的建置波折与地方政治》为题,展开深度解读,为现场观众打开了一扇理解大革命时期地方政治与对外关系的窗口。相关专家学者及市民朋友近百余人参加了本期讲座。
一、毋忘此日:纪念碑从无到有的艰难征程
本期讲座以1925年沙基惨案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六二三路纪念碑从倡议到落成的历史过程。通过市政档案、报刊史料与当事人回忆,重现了惨案发生后社会各界立碑纪念的呼声,以及1926年纪念碑最终落成的曲折历程。陈博士指出,这座刻有“毋忘此日”的纪念碑,不仅是对死难者的悼念,更是国耻记忆与革命叙事的物质载体,成为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重要象征。
二、政局漩涡:纪念碑建置背后的派系纷争
1927年至1928年间,从伍伯良提出纪念碑扩建提案,到“张黄事变”、广州起义等接连发生的政局动荡,再到李济深主政广东后的政策转向,纪念碑的命运与地方权力的更迭、国民党的内争紧密相连。陈博士强调,这一时期的纪念碑已超越其物理形态,成为政治合法性建构与派系博弈的动态文本,清晰折射出大革命后期广州政治的演变逻辑。
三、粤港风云:毁碑传闻中的关系博弈真相
1928年春,“毁碑”传闻事件爆发。陈博士从多地媒体的报道入手,揭示了传言背后的政治动机与舆论操控。纪念碑的存废争议,因而成为观察当时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以及中英(粤港)关系复杂博弈的重要视角。
来自威尼斯人app区沙面街道的退休教师张先生表示,讲座内容详实、视角新颖,让自己对六二三路纪念碑的历史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纪念碑与政局变动、对外关系的联动令人深思。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历史专业研究生王同学说,“荔泮芳华”系列活动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接触前沿历史研究的平台,本次讲座通过一座纪念碑串联起多方历史脉络,激发了自己对地方物质文化与政治象征关系的探索兴趣。
分享到: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