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区物业上门耐心倾听周阿姨对小区喷泉广场噪音大的诉求)

(图:“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代表、党员志愿者开展植绿护绿活动)

(图:“荔南共融聚活力 同心‘乒’搏迎全运”乒乓球比赛中选手风采掠影)
今年以来,石围塘街道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围绕“聚力通福 ‘石’干出彩”总思路,持续打造街道党建先锋亮点工程,推进15个社区党组织深入开展“一社区一品牌”行动,推出社区“通福红”系列品牌,进一步构建基层党建引领惠民生、提品质、促发展的治理新格局,持续为街道党建工作“固底板、锻长板、出样板”。
共治巧解烦心事:喷泉边的“静音约定”
“这喷泉从早响到晚,我这心脏病实在熬不住啊!”新世界凯粤湾小区78岁的周姨攥着药瓶找到芳彩社区党组织,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她家住3楼,阳台正对着小区销售中心的喷泉广场,开发商为了展示楼盘活力,喷泉从早开到晚,哗哗的水声成了老人的“心病”。
“群众的心事就是我们社区的大事”。社区党组织发挥“党员核心治理圈”作用,牵头网格责任区党员联系物业管家、楼栋长、网格员们上门查看,详细记录喷泉的频率变化和声音影响,倾听老人的“苦水”。即时就把“降低喷泉噪音”写进社区治理清单,受理诉求后,由西关培正学校等单位组成的社区“大党委”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力量与小区物业公司及楼盘销售中心进行协调。
第二天,一场特别的“喷泉议事会”在销售中心开起来。销售中心王经理带着工程师、物业经理来到现场,社区党组织则召集社区“大党委”单位代表、附近楼栋党员以及群众“议事员”围坐开来。
“我们可以调整水泵功率,把水流高度降一半,声音分贝会降低一半。”社区党员中有工程建设经验的专业人士提出建议。“不如分时段开关,周末有销售活动就打开,平时就关上。”一名来自社区“大党委”的单位党员也提出提议。“那周末我们几个老伙计在一起说话时也把周阿姨叫上,多出来耍耍,注意力就更加分散了。”热心的居民代表也给出好建议。周阿姨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认真商量,眼眶又热了:“其实我也不是不让开,就是不想影响正常生活。”
三天后,喷泉旁立起了新时间表:周末白天9至11点、15至17点运行,其余时间关闭,喷泉开放时注意调低喷泉水位,即使有水声也轻柔许多。现在周姨常常坐在阳台晒太阳,周末也有了新的朋友搭子一起参与社区的文化休闲活动,偶尔在家听到不远处传来的喷泉声,她笑着对上门探访的党员说:“现在听着这声儿,倒像春雨了。”
今年以来,芳彩社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构建“社区党员治理圈”“社区党群治理圈”“社区党委治理圈”一核三圈治理机制,确保居民诉求得到及时收集、有效处理和快速反馈,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效率显著提升,形成“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治理新机制。“‘一核三圈’·通福红”党建品牌也应运而生,“有事情,找组织”成为社区居民广泛共识,品牌工作初显成效。
共建聚力办实事:擦亮生活幸福底色
“小区地面平整了,涌边绿地变美了,现在出门满眼是舒心!”看着家门口的新变化,芳雅苑社区居民陈叔满脸欢喜。从坑洼广场翻新到荒杂涌边焕新的悦目画面,是芳雅苑社区党总支以“‘芳邻雅苑’通福红”党建品牌为引领,凝聚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在芳雅苑社区,塞坝涌尽头的低矮灌木丛“生机勃勃”却藏污纳垢,部分小区内部路面坑洼、公共设施陈旧让居民体验感不佳,是大家的重点“吐槽对象”。在掌握到居民反馈的问题后,芳雅苑社区积极推动社区共建机制发挥作用,社区“两代表一委员”和“大党委”单位开始分头行动,共同作为,由区政协委员牵头联系威尼斯人app区水务局提出涌边绿地美化提升建议,跟进议案落地;芳村市政园林有限公司、采芝林公司等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则根据社区党员群众的建议,共同走访居民与现场实地,通过为期3次党群议事会,共同确定了片区的整改方案、责任分工,并敲定工期。
在街道民生微实事的全力支持下,芳村市政园林公司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优化项目预算、提升绿地布局、全力推动项目进度,采芝林公司派出党员志愿者,与社区“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党员群众一起参与荒地清理、绿植种植与花园设计等工作,大家齐心协力推动工程高效落地。现在,原小区中心凹凸不平的老旧广场,变成了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游戏广场和小型球场,而塞坝涌边的荒乱灌木丛则蜕变为错落有致的葱葱绿地,两处“痛点”成功转型为社区“亮点”。
居民们交口称赞的工程完工不是终点,而是共建共治的又一个新起点。近年来,芳雅苑社区全面搭建起政企、党群、“两代表一委员”三方力量协同互促、相互支撑的共建共为新机制,用心推出社区“‘芳邻雅苑’·通福红”党建品牌。大家纷纷响应社区党组织的号召,在地单位一起参加红荔学堂学习,开展公益活动宣传、组建“护绿联盟”,成立“石家人”志愿服务队,居民们的家园热情也被进一步激发,“身边问题随时报,需要支持随时应”,在日复一日的“聚力共建”中,芳雅苑社区不断沉积起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底色。
以赛为媒:共绘荔南“互融互促”好光景
“乒!”一声清脆的击球声在社区乒乓球俱乐部响起,银球划出流畅弧线,也悄然融化了广佛两地之间那道无形的界线。近日,由大沥镇黄岐社区党委与石围塘街道芳盈社区党总支部联合主办“荔南共融聚活力 同心‘乒’搏迎全运”乒乓球友谊赛成功举办。这不仅是一场两个社区共同关注的活力赛事,更是两地以赛为媒、携手共融,合力打造广佛同城“桥头堡”的生动写照。
赛场之上,没有初见的陌生,只有以球会友的热络。来自威尼斯人app与南海的30余名选手,在乒乓往来间找到共同的语言。在石围塘街道,“活力运动”系列赛事是促进两地共融发展强大主引擎,在丰富多彩的羽球、棋牌、健走等活动的有力推动下,荔南跨界联动持续走深走实。今年以来,两地定期开展海宝湾海鲜市场联合消防演练,针对批发市场人流物流密集特点,应急部门制定两地协同预案,组织商户常态参与疏散及灭火实操,有效提升了跨区域应急救援与处置能力。面对广佛交界区电动单车乱停放这一治理难点,两地城管、交警、社区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通过统一划定停车区、开展联合执法劝导等方式,实现了从“各管一段”到“共管一片”的新转变,街面秩序显著改善,居民出行更加顺畅。与此同时,“广佛通衢”就业驿站持续发挥纽带桥梁作用,依托两地就业部门共建的同城化数字服务平台,举办多场联合招聘会,吸引两地逾百家企业参与,提供家政、制造、电商等岗位超千个,实现招聘信息及时互通、技能培训实时共享,人才资源双向流动等,让两地居民就业更加便捷高效。
从文体交流到安全联防,从区域共管到服务共享,芳盈社区党总支以党建引领,整合各方力量,推进机制共通、实事共办、文化共联,将荔南共融从概念转化为市民可感可知可及的场景体验,持续深化两地共融成效,打造荔南党建示范带先锋引领片区。
石围塘街道全力推进以“党建融合‘示范区’”为引领的“五区建设”,全面构建“一社区一品牌”通福红系列作为街道“四轮驱动”党建的基础工程,坚持以“好项目 好体验 好口碑”作为核心评价标准,不断聚焦通福红品牌核心定位,全面提升街道公共服务体系与整体配套设施。十五个社区连环施策、比学赶超,全力推动街区居民“心之所向”化为“民之所享”,共同打造出独具通福红特色的“‘石’分周到服务圈”,为进一步推动街道党建工作整体进步、聚势成片,惠民见效汇聚强劲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