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学员参加茶叶课程)

(图:学员参加中药课程)

(图:学员参加花卉课程)
在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道路上,石围塘街道积极探索,以文化为纽带,以惠民为宗旨,精心打造了红荔学堂通福课程这一特色文化品牌。自2024年5月21日开课以来,红荔学堂凭借丰富的课程内容、便捷的报名方式和突出的惠民成效,成为居民生活中一抹亮丽的色彩,也为街道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能。
产业优势融合:依托资源,夯实发展根基
石围塘街道地处广佛都市圈中心位置,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街道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茶叶、花卉、中医药等特色产业。这里有亚洲规模最大、辐射面最广的芳村茶叶市场,有华南地区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岭南花卉市场,有传承省市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药企业。“一叶茶一束花一味药”特色产业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也为街道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红荔学堂的创办,进一步将党建、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为街道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色课程设置:点亮生活,传承文化精髓
丰富且特色鲜明的课程,是红荔学堂的核心吸引力。石围塘街道有着独特的“一叶茶、一束花、一味药”文化底蕴,红荔学堂紧扣这一特色,精心打造了知茶识礼、繁花似锦、健康养生三门课程。知茶识礼课堂,带领居民深入探索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茶叶的种类与品鉴到泡茶、品茶的礼仪规范,让居民在茶香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繁花似锦课堂,聚焦花卉文化,从种植养护到插花艺术,居民在插花间隙还能围绕社区民生微实事、社区治理议事评事,以花为媒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圈,同步培养审美情趣;健康养生课堂,结合中医药特色及节气特性,开设中药学习内容,并围绕“百医护老”打造中医药特色康养系列举措,为居民提供科学养生指导。这些课程免费开放,至今已开课61次,惠及1900余人,真正实现了文化惠民。
多元资源联动:夯实基础,助力学堂发展
在满足居民文化需求的探索中,红荔学堂积极整合多方资源,为服务提质提供坚实保障。其中,广州花卉研究中心、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南方茶叶商会给予大力支持,为红荔学堂提供了优质师资与场地;广州老年大学、威尼斯人app区委老干部局、威尼斯人app区委党校、共青团威尼斯人app区委员会、广州茶业协会则主动协助发动宣传,通过多方资源联动广泛吸引居民报名,为学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红荔学堂不断优化报名方式,持续提升服务便捷度。2024年8月,红荔学堂率先开启线上线下结合的报名模式,线上依托微社区e家通通福石围塘微信公众号发布课程信息与报名链接,线下通过社区力量精准发动;2025年3月,采用季度报名方式,有效减少频繁报名带来的繁琐,切实提升居民参与体验。这种资源联动与报名方式优化的双向发力,既筑牢了学堂服务根基,又提升了居民参与积极性,全面推动红荔学堂的发展。
趣玩体验交流:分享快乐,增进邻里情谊
红荔学堂的课程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知识,还为大家提供了交流分享的平台,带来了许多趣玩体验。在课程中,居民们通过交流分享,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例如,在一次花卉课上,张阿姨说自己养的兰花总是黄叶,陈老师接话,说之前她家兰花也这样,后来发现是浇水太勤、通风不够,让她试试少浇水、放窗边,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完,张阿姨说这下知道咋弄了,大伙都挺高兴。王叔作为每一堂中药课程都不缺席的学员,感慨地说:“‘健康养生’课太实用啦,给我们的养生之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回去后我要把这门养生课安利给亲朋好友,让大家一起开启健康生活的新体验!”这种交流分享的氛围,让红荔学堂成为居民们心灵交流的港湾,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党建 + 产业 + 文化”引领:凝聚合力,筑牢文化传承阵地
红荔学堂通福课程作为党建引领下的红色阵地,为石围塘地区的花茶药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居民对石围塘地区的茶叶、花卉、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成为特色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同时,学堂鼓励居民将文化元素融入生活实践,激发创新灵感,为特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红荔学堂还成为产业与文化创新融合的重要抓手,吸引更多人关注石围塘地区,为当地的茶叶、花卉、中医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推动街道在“党建 + 产业 + 文化”创新融合的道路上稳步迈进。通过红荔学堂这一平台,石围塘街道不仅凝聚了地区合力,还让居民在习得知识、传承文化过程中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使其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成为民生微实事的生动实践。
未来,石围塘街道将继续深化红荔学堂通福课程的建设,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让文化赋能的成果惠及更多居民,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街道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