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活动合照)
8月16日下午,广州文化公园第112期文园学堂——“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解读”研学活动在书香木韵中圆满落幕。学员们在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廖颖华老师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从眼观、心悟到手作的岭南匠艺深度体验之旅。
活动伊始,廖颖华老师以陈家祠、余荫山房为鲜活案例,带领学员深度解读岭南建筑瑰宝——“三雕两塑”(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廖老师将深奥的建筑语言转化为生动的故事,揭示纹饰背后蕴含的生活智慧与自然哲学,为学员们奠定了深厚的文化认知基础。
知识沉淀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圆桌讨论在奕苑展开。围绕“我最喜爱的传统纹样” 与 “如果我是建筑装饰小工匠” 两大议题,学员们踊跃上台介绍自己对建筑的畅想,例如“在骑楼彩窗画上卡通图案”“添加科技元素”等。在廖老师引导下,代际间的对话让传统纹样被重新诠释,创新的火花在尊重与理解中悄然迸发,为古老技艺注入了鲜活的现代思考。
活动高潮落在手作实践。大小学员们执起画笔,在特制装饰板上画出个性化纹饰,随后学员们细心拼装岭南民居大屋的模块化构件。
当凝聚着个人创意与心意的自绘纹饰板,被郑重嵌入亲手搭建的微型民居,一座座独一无二的“岭南家屋”在案头亭亭玉立。这些充满创意的成品均被学员们带回家中陈列,成为触摸岭南文化的立体纪念。
至此,第112期文园学堂在温情与收获中落幕。这场由深度解读启迪思维、圆桌对话碰撞火花、亲子共筑凝结技艺的文化之旅,不仅让学员们带回了亲手创作的建筑作品,更在参与者心中悄然埋下守护与传承的种子。今后,文园学堂将持续以匠心策划,让传统文化在体验中生根,在传承中绽放时代光华。